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小編:大悶頭 更新時間:2022-08-25 13:39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全文共6244個字 閱讀大概需要9分鐘

2005年,騰訊公司研發(fā)出了一款具有寫日志、寫心情、聽音樂、上傳照片等具有多種功能的個性化平臺。

并取名為QQ空間(Qzone)。

4月份Qzone1.0內測版首次發(fā)布。

zone意為(有某特色或作用的) 地區(qū)或者地帶,在后來的十多年的時間里,它的確也做到了“特色”這一點。

1999年1月,澳門回歸祖國。

也正是那一年后的第七年,剛滿六周歲的我,在老爸的幫助下成功申請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個QQ號。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年的登錄界面現(xiàn)在看來充滿了舊時代的氣息

并順著當時的潮流搜索到了火星文轉換器,起了我的第一個QQ昵稱:

☆じ”

當時坐在笨重的大屁股電腦前滿眼驕傲地看著自己都不太認識的昵稱,一筆一劃地在紙上抄下自己QQ號和密碼的那個少年,也不會想到紙上的這串數(shù)字,竟會一直陪伴了他十多年。

并且也許還會一直陪伴下去。

也是在2005年的6月,Qzone2.0正式對外發(fā)布。

作為一名QQ用戶,我收到了系統(tǒng)發(fā)來的開通空間的邀請。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時申請開通QQ空間的界面

在接連點擊了好幾次確認和同意之后,我終于進入到了這個當時對于我來講還一無所知的世界。

但是看著左上角的幾個大字:

“じ☆気窇☆じ”的空間”。

我心里隱隱約約好像知道了些什么。

這應該是屬于我自己的小角落。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初古老的QQ空間頁面

日志、相冊、心情、分享、音樂盒、留言板還有個人檔。

我在這幾個界面切換來切換去,但卻只有不變的天藍色背景在我的眼前不斷閃爍。

在那個年代,想把一部動畫片從頭看到尾的辦法,就是每天快到點的時候,拿著遙控器死守在電視機旁。

如果因為什么事情錯過了某一集,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說,可能就意味著永遠錯過了。

小時候最難過的事情之一,就是一部動畫片播了一半,卻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突然換到了另外一部。

換掉的前幾天還會對著電視企盼,是不是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不小心弄錯了,過幾天就又會換回來。

可是當過了一天兩天三天,當初的動畫片沒能再播回來的時候,我也早早地從難過的情緒里抽離出來,又迅速全身心投入到另一部動畫片里了。

我不懂得在網(wǎng)絡上搜索動畫片的名字,我的身邊沒有人這樣做,也沒有人告訴我要這樣去做。

當時的空間對于我來說也是這樣。

于是當我再次打開QQ空間去了解界面上出現(xiàn)的每一個詞的含義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年以后了。

契機是,班上用QQ的同學突然多起來了。

這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隨著網(wǎng)絡和計算機的普及,千千萬萬中國網(wǎng)民同樣的舉動,造就了2005年日趨炙熱的社交化浪潮。

大家都拿著小紙條開始抄起對方的QQ號來,還會順便炫耀一下自己都還寫不出來的QQ昵稱。

那個時候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攥著小紙條等著放學回家打開電腦,搜索同學的QQ號并發(fā)出好友申請。

然后就是第二天一早到學校興沖沖地讓他們回去以后一定要快點通過我的申請。

加為好友之后,不管一天在學校里和小伙伴說了多少話,回到家里還是要打開電腦和他們發(fā)一句:

“在嗎?”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原始卻又熟悉的QQ聊天界面

盡管那個時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我們登錄QQ的時間基本上是不同步的。

甚至收到對方的回復都是一兩天甚至更久以后,但是每次登錄上QQ,聽見音響里傳來的“滴滴滴滴”的聲音,看到電腦右下角不斷閃爍著的頭像,還是會手舞足蹈地點開。

看著聊天框里小伙伴們回復的清一色的“在”。

又激動地打出了一個“在嗎?”并用力點擊了發(fā)送。

“在嗎?”和“在”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盡管消息的延遲都多達好幾天。

但至少那個時候的我們永遠是“在”的。

快樂和幸福感也就一直在這幾個簡單又無比真誠的字句里,周而復始。

比起現(xiàn)在,在那個沒有條件秒回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反而要顯得牢固可靠得多。

在大家逐漸都有了自己的QQ并且互相添加為好友以后,QQ空間也越來越多在我們口中被提及。

“有空去我的空間踩踩??!”

也成了當時小伙伴之間最時髦的語句。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時空間主頁上大多都會被我們寫上這樣一段話,和現(xiàn)在的“點贊”和“一鍵三連”相類似

雖然不知道踩一踩有什么用處,但是看著空間右上角逐漸增加的訪客量,心里還是涌出了莫名的喜悅和滿足。

第二天去學校又會興沖沖地和同學分享:“我昨天空間的訪客量又增加了5個!”

訪客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心里甚至會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優(yōu)越感。

就像比較QQ號位數(shù)短的開頭數(shù)字小的就更厲害,比較QQ等級也知道太陽月亮星星從大到小的排序。

那個時候的我們,硬是把QQ和QQ空間玩成了游戲。

雖然除了逐漸增加的訪客量,空間里仍然空無一物。

但是對于當時的我們來講,因為QQ空間的出現(xiàn)所帶來的除了現(xiàn)實生活以外的另一種社交方式,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新鮮感和不一樣的體驗。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仍然被信息時代的浪潮裹挾著不斷前進著。

2006年底,“熊貓燒香”病毒爆發(fā),數(shù)百萬臺計算機遭到感染和破壞。

而空間里依靠訪客量以及發(fā)表日志和心情等作為養(yǎng)分生長的花藤,卻絲毫沒有收到病毒的影響,仍然在茁壯生長著。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彩色的管子里裝滿的是花藤生長所必須的“物質”

在陽光、雨露、愛心、營養(yǎng)這四個指數(shù)的推動作用下,渴望成為花匠大師的我,開始探索起了QQ空間的其他功能。

每發(fā)表和刪除一篇日志則會相應地增加或減少5點愛心指數(shù)。

于是我決定開始寫日志了。

可是剛上二年級的我,對于鍵盤打字還比較生疏,于是我靈機一動,手指開始在鍵盤上跳起舞來。

就這樣寫出了我自己也看不懂的一篇篇天書——塞得滿滿當當?shù)闹杏⑽膩y碼。

而“天書創(chuàng)作計劃”的終止,則是因為我偶然間在小伙伴的空間里看見了好幾頁的精美日志,里面充滿了五顏六色的文字還有各種好看的圖片和裝飾。

那個時候因為自己不知道應該如何布置空間,于是不知道從哪里找到了“克隆”空間的小軟件,硬生生地把別人好看的空間搬到了我的空間里。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QQ空間克隆器是一款能把別人的空間裝飾搬運到自己空間的程序

好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的我在感嘆小伙伴怎么這么厲害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寫在日志前面的“轉載”標簽。

于是我又開始了瘋狂轉載日志的養(yǎng)花生涯。

許多年之后再次翻開日志的時候,因為里面奇奇怪怪的內容,我不禁害羞地撓了撓頭,在心里祈禱著沒有太多人看到的同時,把后來自己寫下的日志設為了私密,并干凈利落地刪掉了其他所有的日志。

也沒有想到日后會有因為這個舉動而后悔的時候。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年日志里的內容堪比現(xiàn)在“姥姥姥爺?shù)呐笥讶Α?/p>

比起許多年前養(yǎng)花時刪掉日志的心疼,現(xiàn)在批量刪除的時候卻是手起鍵落毫不猶豫。

因為最開始一起養(yǎng)花藤“攀比”著空間訪客量的小伙伴們,也早已經(jīng)各奔東西斷了聯(lián)系。

但幸運的是,打開QQ通訊錄,還有著他們的名字。

2006年4月,Qzone3.0發(fā)布,完成了空間的全面架構以及性能優(yōu)化。

但是作為一款產(chǎn)品,它就必須要具備能為公司贏得利益的能力,那QQ空間該如何盈利呢?

在反復推敲之后,QQ空間的研發(fā)和經(jīng)營團隊在廣告模式與會員制模式兩者間選擇了后者。

于是在同年的5月份,QQ空間推出了我們所熟知的“黃鉆貴族”服務。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時的黃鉆對于我們來講更像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

在那個父母手里都只有一部諾基亞的年代,我們羨慕著尊貴的黃鉆所能獲得的特權,褲兜里悄悄攢了十塊錢,卻不知道要通過什么方式才能把它兌換成黃鉆。

每次把鼠標移動到好友頭像上看到一旁出現(xiàn)的被點亮的黃鉆圖標,便在心里暗自下定決心:

“我以后總有一天也會成為黃鉆的!”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之后,已經(jīng)是2009年。

這三年來,QQ空間也一直陪伴著我們。

2006年7月,手機Qzone wap1.0精簡版測試發(fā)布,首次叩響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門。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時登錄手機版的QQ空間最擔心的就是輸錯密碼

那個時候的我偷偷拿著爸爸媽媽的手機打開移動數(shù)據(jù),在網(wǎng)頁里搜索“QQ空間”并登錄進去。

全文字版的QQ空間,靠手機按鍵一排一排往下挪動,每次點擊完都會回到最初始的界面,還沒巴掌大的屏幕,卻也能按到手指酸痛。

但這卻絲毫不影響我們的熱情,再慢的網(wǎng)速也能耐心地等待。

2007年“嫦娥一號”探月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并抵達月球,空間里都轉發(fā)著慶祝的日志。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年在網(wǎng)絡上能夠看見的全國人民歡呼雀躍的新聞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而我們也不約而同地把QQ空間的背景換成了黑色,并點燃并傳播著象征希望和祝福的蠟燭。

小小的空間,是現(xiàn)實世界的一個縮影,我們把心情和回憶留在這里,又能把情緒和想法傳遞出去。

2009年,對于QQ空間來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除了激情改造SNS社區(qū)以外,QQ空間還在應用層面和基礎體驗上開足了馬力。

(注:SNS: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會性網(wǎng)絡,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

在1月份就推出了QQ空間第一款娛樂應用:好友買賣。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好友買賣是一款基于QQ好友的買賣交易類游戲

身價比小伙伴高,就可以把他“買”過來作為“奴隸”,并可以通過“折磨”或者“安撫”他的方式來獲得“現(xiàn)金”并能使他的身價提高。

現(xiàn)實中對你唯唯諾諾,網(wǎng)絡上我卻可以重拳出擊。

在好友買賣因為其特殊社交屬性大獲成功之后,基于QQ好友而產(chǎn)生互動的游戲,在這一年里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同年7月,以原有的開心農(nóng)場為基礎,QQ空間正式發(fā)布了應用“QQ農(nóng)場”,并迅速開啟了風靡全國的摘菜時代。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基于開心農(nóng)場誕生的QQ農(nóng)場成為了當年當之無愧的國民級應用

定鬧鐘起來收菜,半夜爬起來偷菜,比較著好友通訊錄里的等級,甚至還用上了輔助種菜偷菜輔助器,那個時候不論大人小孩,每個人都玩得不亦樂乎。

尤其是大人,因為他們接觸電腦的時間和機會要比我們多得多,甚至上班的時候QQ農(nóng)場就掛在后臺,沒事就點進去偷菜種菜。

什么是國民級應用?

大家都在玩還不能算是國民級應用,看見大家都在玩自己不玩就覺得自己OUT了,這才是國民級應用。

那種難以言說的激動的心情,甚至比真在別人田里偷了瓜還開心。

《QQ農(nóng)場》的成功,讓QQ空間團隊更有信心引入更多具有社交成分的游戲和應用。

于是同年10月推出了QQ牧場,搶車位。

2010年推出了QQ斗地主、魔法卡片、摩天大樓、Q寵大樂斗、QQ餐廳等。

2011年推出了胡萊三國、QQ水滸等。

上面的大部分游戲及應用,那個年代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玩過,雖然有一些內容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太清,但還是能夠回憶起那個時候這些小小游戲帶給我們的快樂時光。

小學初中一起玩Q寵大樂斗,平時住校沒有電腦,大家就在小小的手機上玩著文字版,只有一個手機的時候就互相借著玩,以此來打發(fā)周末留校的時光。

現(xiàn)在還在玩這些游戲的小伙伴幾乎沒有了,大學宿舍里,偶爾見到零星幾個還堅持玩著QQ農(nóng)場和QQ餐廳的同學,便會驚訝地走向前去:

“你咋還在玩這個游戲?”

他們倒也都沒說什么,只是仍然專注地點擊著手中的鼠標,其中一個正在認真收著菜的同學對我說了一句:

“返璞歸真啊!”

我看了看他的好友列表,他的等級已經(jīng)領先第二名好一大截了,也只有他自己的農(nóng)場里,才有著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其他的農(nóng)田里都是一片荒蕪。

游戲本就是娛樂自己的,沒有絕對的高低貴賤之分,若能在其中找尋到一些往日的記憶,那便什么都值得了。

如果不能在荒蕪的心里栽上一株玫瑰,種上一棵上海青也是好的。

除了游戲,我們所留在QQ空間里的記憶,還有空間相冊。

自2009年起,空間相冊功能就在不斷完善,容量也在不斷擴大,除了游戲貼圖和QQ秀照片,我也開始往里面存入一些自己的生活照片了。

那個時候就算相冊里沒有什么照片,也必須得給相冊起個洋氣的名字再設置一個問題密碼。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猜測暗戀對象是否喜歡自己或許可以去TA的相冊碰碰運氣

我記得我當年相冊的問題是:“我喜歡誰?”

答案則是我自己的名字。

原來自戀從那么早就開始了。

2010年原本的“心情”更名為“說說”,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說說里分享的圖片也會被收錄到空間的“說說相冊”里。

以前的說說會轉發(fā)各種各樣的內容,也會簡簡單單地把自己的情緒寫在“心情”里。

但是越長越大,我們變得會認真編輯每一次的文案,認真挑選每一張的圖片,甚至好像那些生活里足夠令人快樂或者難過的事情,我們才會記錄下來。

發(fā)了生活的瑣碎甚至會擔心影響到朋友圈的其他人。

這是一種成長,但也許又不是。

它像是一個小樹洞,但有時候又不像。

現(xiàn)在的我們總是習慣把情緒深深藏在心底,而分享出去的也許并不是最真實的自己。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空間都開始加密了

我以前覺得所有我記錄下來的東西,應該都是一份值得記憶的珍貴回憶,我是不會輕易地刪掉它們的。

但是在經(jīng)歷了一些情緒以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開始刪說說了,最開始還是設置為僅自己可見,后來卻還是都刪掉了。

多少陪伴過我們的人和事,都藏在我們的空間里,悄無聲息,卻又滾燙清晰。

甚至QQ空間自己也打了一波情懷牌推出了“那年今日”的功能,能夠在現(xiàn)在看到過去的自己。

我經(jīng)常聽見同學說,翻看自己以前發(fā)過的說說或者是日志,回憶起自己那段非主流的時光,簡直是“公開處刑”。

但是反過來又問他:“那你把那些都刪掉了嗎?”

答案是開心地笑著說出的“沒有”。

2013年,QQ空間活躍用戶數(shù)達到6.233億,這個數(shù)字,要遙遙領先于當時中國絕大多數(shù)社交網(wǎng)站。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我們的生活又多出了一種記錄和分享的方式

如果不是11年微信的出現(xiàn),QQ空間也許會在這個位置待得更久一點。

后來微信與手機號碼的掛鉤以及手機支付的普及,使得它的使用率在后來遠遠趕超了QQ,甚至在2020年活躍用戶更是達到了13年QQ空間鼎盛時期的兩倍之多。

而且QQ空間多是偏向于自己的小空間,不如微信公眾號那樣可以使創(chuàng)作者的內容實現(xiàn)變現(xiàn)。

加上像我這樣的同齡人,是從QQ轉向微信的,QQ里的好友群體和大學里的完全不同,而和過去同學的聯(lián)系又變得越來越少。

于是QQ的社交屬性便不斷被削弱了。

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同學,還會在QQ空間里分享動態(tài)的越來越少了,倒是分享微信二維碼名片的越來越多。

但是現(xiàn)實狀況是,對于不那么熟悉的人,心里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這樣“貿(mào)然”地加對方的微信是不是不那么合適。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年人的社交距離感已經(jīng)開始在我們身上出現(xiàn)了。

不像小時候喜歡一個女孩子就會直接告訴她喜歡她,現(xiàn)在暗戀一個女孩子,就連看她的空間都要悄悄開通黃鉆隱藏掉訪客記錄。

這大概就是現(xiàn)在黃鉆最大的用途了吧。

但微信的訪問是毫無痕跡的,大可以“肆無忌憚”地翻看TA的朋友圈,然后悄悄地離開不帶走一片云彩。

“成年人”的社交,也許需要一些隱私和距離感。

十一

QQ空間被遺落,也許是一件注定的事情。

2019年3月,QQ正式開放注銷功能。

2020年9月,騰訊微博宣布關閉。

其實在QQ空間誕生后不久,官方就開放了QQ空間的關閉申請,除了將空間設置為僅自己可見之外,另外則是完全注銷掉空間了。

而我選擇了后者。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QQ空間申請關閉成功的界面還是老舊的風格

在申請關閉之前,我的空間里還有些什么呢?

除了被清空的說說以及日志,剩下的就是留言板里,從小到大小伙伴和好朋友們的留言了。

那些留言是來空間的探望,老友的關心和祝福,以及朋友的牽掛和思念。

雖然只有寥寥數(shù)語,卻是我舍不得刪去的東西。

在知乎上,我看見很多注銷掉QQ的人,大多數(shù)原因都是因為過去所經(jīng)歷的事情不想再憶起,而現(xiàn)在,有TA更愛的和更愛TA的人,有新的好朋友圈子。

"How are you? "

" ?s?a?d?,??b?r?o?k?e?n?,??d?e?f?e?a?t?e?d?,??c?r?u?s?h?e?d?,??l?o?n?e?l?y? I'm fine."

那就索性放下過去吧。

QQ空間當年6億多用戶,如今卻無人問津:我們的青春被遺落了?

當初進入QQ空間界面的圖片放在這里似乎挺合適

而我注銷掉QQ空間,好像也沒有太多特殊的想法,大概也算是給過去的自己一個道別吧。

今年是QQ空間誕生的第十五年,這十五年里,我從小學到大學,身邊的人來了又走。

QQ空間一直作為著一個載體,記錄著我們的成長,盡管注銷了它,但有關于它的故事,我都不會忘。

現(xiàn)在偶爾點開QQ動態(tài),看見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小伙伴們仍然在QQ空間里十分活躍。

就會滿是欣慰地想:“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p>

就像此時此刻的我,坐在安靜的教室里敲打著鍵盤記錄下這一切,窗外的風輕輕吹過,和多年前的我坐在教室里一樣。

多年后的我也一樣會回憶起這段時光。

時光正好,太陽正晴。

QQ空間也許會被遺落,但永遠不會被遺忘。

【完】